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綠色發展成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理念。
綠色發展離不開綠色金融的大力支持。
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指出,推進生態文明發展,建設美麗中國,金融是非常重要的支撐點,涉及其中最關鍵的資金問題。
換言之,發展綠色金融,就是要動員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綠色產業,同時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資。
綠色信貸超7萬億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國的綠色金融事業!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等一系列文件,均對我國落實綠色發展、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做出了戰略安排,為綠色金融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達到7.26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9%。其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1.69萬億元,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貸款余額已達5.57萬億元。
截至6月末,21家主要銀行的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不良貸款余額為226.25億元,不良率為0.41%,低于同期各項貸款不良率1.35個百分點。
有專家預測,未來5年內,中國綠色金融的資金需求規模將在14萬億~30萬億元,即使按照低限計算,年均融資規模也達到約3萬億元,市場潛力巨大。
那么,該如何發展好綠色金融,讓其成為經濟綠色轉型的助推器呢?
完善“頂層設計” 構建綠色金融體系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標志著我國的綠色金融發展迎來了更為完善的“頂層設計”。
《指導意見》首次給出了綠色金融的“官方”定義,即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即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
有專家表示,這是國內迄今為止最為權威的關于綠色金融的定義,有助于綠色金融產品的界定,為通過“聲譽效應”來激勵綠色金融發展提供基礎。
《指導意見》還明確,綠色金融體系是指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股票指數和相關產品、綠色發展基金、綠色保險、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關政策支持經濟向綠色化轉型的制度安排。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指導意見》提出了很多創新性的融資工具和激勵約束機制,以更好地滿足綠色產業發展多層次、多元化的投融資需求。一是設立綠色發展基金。二是通過央行再貸款支持綠色金融發展。三是發展綠色債券市場為中長期綠色項目提供新的融資渠道。四是發展碳交易市場和碳金融產品。五是強化環境信息披露。
我國將支持設立各類綠色發展基金,實行市場化運作。中央財政整合現有節能環保等專項資金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發起區域性綠色發展基金,支持社會資本和國際資本設立各類民間綠色投資基金。
陳雨露強調,此舉措向社會各界發出了政策層面支持綠色投資的積極、重大的政策信號,有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
關于綠色債券,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污水處理、新能源、地鐵建設等都是中長期項目,目前主要靠銀行貸款。但由于銀行面對期限錯配壓力,貸款期限較短。因此,讓銀行發行中長期的綠色金融債券、讓企業發行中長期的綠色企業(公司)債券,有助于緩解綠色項目融資難問題。
《指導意見》明確,我國將采取多項措施促進綠色債券市場發展。例如,完善綠色債券的相關規章制度,采取措施降低綠色債券的融資成本,研究探索綠色債券第三方評估和評級標準,支持開發綠色債券指數、綠色股票指數以及相關產品。
陳雨露稱,隨著《指導意見》的出臺,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建立了比較完整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經濟體。
專家表示,構建綠色金融體系,不僅有助于加快我國經濟向綠色化轉型,也有利于促進環保、新能源、節能等領域的技術進步,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經濟增長潛力。
“在綠色金融體系的有力支撐下,我國經濟社會實現綠色發展,前景可期。”專家說。
有分析人士提醒,發展綠色金融,防范金融風險也很重要。為此,建議完善與綠色金融相關監管機制,有效防范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的違約風險,防止出現綠色項目杠桿率過高、資本空轉和“洗綠”等問題,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推動開展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在發展國內綠色金融的同時,如何共同推動全球綠色金融的發展呢?
《指導意見》明確,我國將廣泛開展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合作。繼續在二十國集團框架下推動全球形成共同發展綠色金融的理念,推廣與綠色信貸和綠色投資相關的自愿準則和其他綠色金融領域的最佳經驗,促進綠色金融領域的能力建設。通過“一帶一路”戰略,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盟等區域合作機制和南南合作,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撬動民間綠色投資的作用,推動區域性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支持相關國家的綠色投資。此外,我國還將積極穩妥推動綠色證券市場雙向開放。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中國將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投入綠色產業,也歡迎國際投資者通過各種渠道投資中國的綠色債券、綠色股票、綠色基金和綠色項目。
另悉,綠色金融首次作為本屆G20峰會的一大議題被寫入剛剛公布的G20報告中。
易綱表示,中國倡議成立的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完成的綠色金融報告,獲得G20峰會高度評價,其中7項建議納入其中。這7項建議包括:提供支持綠色投資的政策信號;推廣綠色金融自愿原則;擴大能力建設網絡;支持本幣綠色債券市場發展;推動跨境綠色債券投資;推動環境風險問題的研討;完善綠色金融指標體系。
專家認為,中國在構建和完善自身綠色金融體系的同時,還積極參與全球綠色金融規則制定,這將為全球經濟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貢獻“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