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訊 記者崔國強報道: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上,商務部發布了《中國軟件出口發展報告2016》。
《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軟件出口呈現四個發展特點。一是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2016年我國軟件出口金額同比增長2.5%。其中,通過信息技術外包實現軟件出口占比96.6%,軟件產品出口金額占比3.4%。2016年軟件研發信息技術服務外包、運營和維護服務三項分別為228億美元、59億美元和4.25億美元,占信息外包比重分別為69%、17.9%和12.9%。
二是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部分領域實現重大突破。2016年全國軟件注冊登記量40.8萬件,同比增長39.5%,首次突破40萬件大關,成為2010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大型樞紐機場行李分揀系統、切換分級煉油控制系統等重大應用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新興領域創新活躍,一批骨干企業取得實質性發展。
三是軟件出口市場形成以歐美日為主,面向全球的發展格局。2016年,我國軟件出口市場達到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我國向美日歐三大經濟體軟件出口額占軟件出口總額的50%,“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市場取得積極進展。
四是從業群體不斷壯大,呈現知識化、年輕化、高端化趨勢。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大學生占65%,成為我國每年700多萬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是我國數字化社會轉型、走向全球的重要人才儲備。從產業分布來看,除IT領域達35%占主要份額外,制造、交通、教育、電信、金融等領域軟件從業人員人數占比超過48%,軟件業與制造業、服務業的融合性越來越強,在國際軟件市場上競爭優勢更加明顯。
2017年,我國軟件出口市場前景與發展機遇在哪里?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許濤認為,雖然面臨全球政治局勢動蕩,貿易增速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持續等挑戰,但也有很多有利因素,包括網絡經濟、數字經濟加快發展,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全球軟件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等。中國在全球化新興市場中更加積極可為,全球治理話語權不斷提升,為軟件出口創造了有利條件。
目前,在全球軟件市場上,世界各國為搶占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制高點,高度重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智能制造、網絡經濟、數字經濟加快發展,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這將帶來巨大需求。據預測,2017年全球軟件服務支出達1.1萬億美元,以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為標志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正在開啟服務外包的新時期。
事實上,傳統市場和新興市場具備雙向拓展空間,美歐日傳統市場有望保持穩步增長。“隨著網絡數字信息共享水平不斷提高,以及國際產能合作不斷發展,我國軟件出口市場將越來越大。”許濤說。